政策解读

联系我们/CONTACT

电话:022-28236821
企业邮箱:hbshcbb@163.com
公司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友谊南路延长线与梨双路交口洛卡金融广场9层
微信公众号:天津市河北商会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政策解读

全面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发布人:天津市河北商会     发布时间:2015-07-27      作者:    

全面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唐山圈子

 

 
    2015年0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意味着,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推动实施这一战略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
 

    7月10日和13日,京津两地分别召开市委全会,先后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下称《京津冀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15日,河北通过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而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山东德州成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 
  在《京津冀规划纲要》颁布的今天,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各地都在以踏石留痕的执行力推进着一体化进程。在这一国家战略的浪潮中,各地的定位究竟在哪里,改革蓝图究竟是什么,此次《京津冀规划纲要》的战略核心是否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河北、天津究竟如何获利?
    在北京明确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之后,天津市委、河北省委也于近日分别召开全体会议落实《纲要》。随着三地实施方案的出台,三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也日渐明朗,北京仍旧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核心,天津提出双城联动概念,河北则主要负责产业对接。 在北京明确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之后,天津市委、河北省委也于近日分别召开全体会议落实《纲要》。随着三地实施方案的出台,三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也日渐明朗,北京仍旧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核心,天津提出双城联动概念,河北则主要负责产业对接。
 
    据悉,《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京津冀三地的具体功能定位: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河北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而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京津冀三地分别根据《纲要》做出了与本地相关的部署,并审议通过。7月10日-11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会议强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此外,还要将注意力聚焦在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
天津提出要着力提高先进制造研发水平,构筑以海空两港为核心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推动京津双城联动模式,并培育一批集聚能力较强的重要节点城市,双城联动向多城联动转变。
河北则提出要以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补齐河北发展短板为基本出发点,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河北绿色崛起,抓好6个关键点,即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园区、一批明星卫星城镇、一批生态标志工程、一批交通骨干项目、一批新的产业引擎和一批生态脱贫片区。

 
    三地相继通过本地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方案,也意味着争论了多年的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有了定论。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职副主任田学斌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中央顶层设计完成后,省市级也制定了自己具体的安排部署意见和要求,明确了相关的功能定位、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三地通过本地关于这一规划纲要的意见,是协同发展规划的一次“落地”,对于下属各区县也明确了“路线图”,目标更加清晰。